姓名 | 陈国宝 | 性别 | 男 | |
出生年月 | 1984.8 | 政治面貌 | 中共党员 | |
职称 | 副教授 | 职务 | 支部书记 | |
办公电话 | 83681319 | |||
电子邮箱 | chengb@smm.neu.edu.cn | |||
学习工作经历: 学习经历: 2014/10-2015/10,英属哥伦比亚大学,国家公派访问学者,湿法浸出、电解提纯研究 合作导师:David Dreisinger 教授(加拿大工程院院士) 2005/09-2011/01,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,化学工程专业博士(硕博连读), 从事贵金属电极材料,氧还原和析氧材料研究; 2001/09-2005/07,天津大学,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系 工作经历: 2011/01 至今东北大学8858cc永利皇宫登录教师 | ||||
主要研究方向: 1.环保冶金技术(生物、无氰、微波、电场、协同冶炼等) 2.冶金中的环保(冶金三废治理、工业脱硫脱硝脱盐、以废治废等) 3.重贵金属全产业链研究(选、冶、化、环、材等) | ||||
| ||||
所在团队情况:重贵金属冶金及材料研究所 | ||||
人才培养情况: 1.独立指导本科生15名,硕士4名;协助指导硕士10名,博士6名; 2.指导两次“国家级”大学生创新计划(1次良好,1次优秀); 3.指导本科生发表SCI 2篇,指导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8项(授权4项); 4.担任班导师3年,并多次指导本科生科学竞赛等 | ||||
| ||||
论文著作情况: 1.在Electrochim. Acta,Electrochem. Commun.,Inter. J. Hydrogen Energy,Trans. Nonferrous Met. Soc. China, Minerals Engineering, Minerals,《有色金属》,《黄金科学技术》,《贵金属》等发表论文30余篇,其中一区论文10余篇,他引超过三百次; 2.申请无氰提金、变废为宝、生物冶金、铜钼分离、贵金属提取、协同冶炼、电极材料等领域专利20余项,已授权专利10项; 3.参编著作1本; 4.国际大会口头报告4次;参与组织和参加国内外会议10余次; 5.一项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 | ||||
教学奖励: 1.东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.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| ||||
科研奖励: 1.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; 2.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; 3.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(个人2次) | ||||
社会兼职: 1.《黄金科学技术》青年编委;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; 中国有色金属创新联盟专家等 2. Waste management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,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, Electrochimica Acta,等国际期刊审稿人。 | ||||
个人寄语: 求实共赢;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;心中有阳光,脚底有力量 |